轨道系统是双悬臂式架桥机实现纵移过孔、横移对位的行走基础,地基则是承载整机重量与施工载荷的核心支撑,二者的适配性直接决定架梁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。从中小跨度混凝土梁到特殊截面钢梁施工,已形成以载荷匹配为核心、以场景适配为导向的成熟技术体系。
轨道系统以钢轨选型、轨距控制与固定结构为核心,适配不同机型与工况需求。钢轨型号需***匹配架桥机吨位,65 吨级机型常用 43kg/m 标准钢轨,130 吨级机型则升级为 QU80 起重钢轨,千吨级改进型机型更采用 QU120 重型钢轨,通过增大轨头面积分散轮组压力。轨距设置需与主梁宽度及支腿轮距适配,常规机型轨距多为 4-6 米,曲线桥施工时可通过偏心轴调整轮距,适配不小于 250 米的曲线半径。轨道固定方式因基础类型而异:在混凝土墩顶或预制梁体上,钢轨通过预埋螺栓与压板固定,压板间距控制在 50-80 厘米;在临时场地或槽型梁上,则采用工字钢垫梁增强稳定性,如某高速公路项目中,运梁通道轨道下方每 40 厘米布设一道 32a 工字钢垫梁,垫梁与槽型梁翼缘板焊接固定,防止轨道下沉。
特殊工况下的轨道系统需针对性优化设计。变截面钢梁架设时,因盖梁宽度变化导致横移空间不足,可采用 “V 型支撑” 支墩延伸轨道横梁,通过四拼螺旋钢管支垫确保轨道水平。喂梁区轨道需与运梁车轨道衔接,设置等梁高顺坡平台,纵坡控制在 3% 以内,避免喂梁过程中产生冲击载荷。轨道接头处采用鱼尾板螺栓连接,预留 2-3 毫米伸缩缝抵消温度变形,同时打磨接头处轨面,确保轮组平顺通过。
地基要求围绕承载能力、平整度与稳定性构建核心标准。常规施工中,地基承载力需不低于 250kPa,停工或吊重作业前需用重型动力触探仪复核。软土地基或回填土地段需专项处理:先采用压路机压实,压实度不低于 95%,再浇筑 30-50 厘米厚 C30 混凝土垫层,垫层面积比支腿底座大 0.5 米 ×0.5 米,扩大受力面积。桥头路堤等临时地基需额外加固,如成昆铁路施工中,通过重车压道、加插轨枕等措施增强地基密实度,防止吊梁走行时产生不均匀沉降。
不同作业场景的地基处理需***适配。墩顶地基需进行混凝土找平,平整度误差控制在 2 毫米 / 米以内,必要时铺设钢板调整水平;喂梁区地基需结合运梁车载荷设计,采用级配碎石换填 + 混凝土硬化的复合结构,确保同时承载架桥机后支腿与运梁车重量。地基排水系统同样关键,需在轨道两侧设置 30×40 厘米排水沟,避免雨水浸泡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。
实际应用中,轨道与地基的协同适配是安全作业的前提。新荷铁路施工中,130 吨级架桥机通过 “QU80 钢轨 + 32a 工字钢垫梁 + 混凝土垫层” 的组合方案,将轴重控制在 25 吨以内,适配软土地基条件;某槽型梁项目则通过螺旋钢管支墩调整轨道高程,解决变截面梁架设的轨道衔接问题。日常需定期监测轨道沉降与轨距偏差,发现地基下沉及时采用垫板调整,确保轨道系统始终处于安全状态。
河南豫哲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
联系人:安经理 电话:17888502786 地址:河南起重工业园区